2011-01-25

行為經濟學 vs. 傳統經濟學

傳統經濟學往往提出規範性的論述:一個理性人該怎麼決策和投資。
行為經濟學往往提出描述性的論述:正常人實際上怎麼決策和投資。

前者的問題在於,他們往往過度重視模型的簡潔和數學的優美,而將後者的發現歸納為可忽視的反例,並試圖用更複雜的模型囊括這些反例。

後者的問題在於,他們往往只能提出人們的判斷與決策如何偏離「完美理性」,卻至今無法提出一個可以替代「完美理性」的決策準則。

簡言之,學術領域上,論述有「正」、「反」,卻尚未有能服眾的「合」。

但實際運用上,已經有不少文獻試圖從傳統與行為經濟學的差異找出行為與政策意涵。比如說:
Ariely, D. (2008).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HarperCollins London.

Thaler, R. H., & Sunstein, C. R. (2008).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他們的論點出發於當人們的決策與判斷會有系統的(甚至可預測的)導致不希冀的結果時,政策制訂者就可以根據行為科學的發現來「輕推」人們的判斷傾向,讓人們更有可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比方說,假設醫生很篤定一個特定手術對病人甲是好的。醫生有兩種可能的說明方式:a)手術有5%的致命率;b)手術有95%的存活率。

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理性人不該對a)
和b)有任何偏好差異。但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人們聽到a)就退避三舍(因為聯想到「死亡」這件事的後果會讓人們誇大這件事發生的機率)。而實證資料又顯示,醫生往往會選擇a)的說明方式。

這三者就構成「輕推」的條件。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我們應該教育醫生一些行為科學的研究發現,讓他們知道不同的表達方式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據此「輕推」病人,並讓病人得到更好的醫療結果。

當然,事情沒這個簡單。「輕推」要有效,前提是醫生真的很篤定手術結果是有益於病人的;再者,醫療過失的責任承擔也往往會將事情複雜化。

2011-01-04

第二專長

唸過博士的過來人常說念博士是培養第二專長的好時機
本來我還沒有太相信這個說法
但轉念一想 我還真的培養了不少「第二專長」…
候選者有三

第一候選人士我的烹飪技術
來英國前我可是從來不進廚房的
但現在老婆隨便點菜
我總也能搞個有模有樣的菜出來 (感謝Google大神)

第二候選人是我的酒量
話說回來 我博士班同學愛喝酒的真不少
大概都是因為壓力太大了
我這三年獎喝的也不少
從紅白酒到威士忌 無所不沾
每天工作到傍晚老婆要回家前
總是想來杯烈酒
為今天工作的不順利消愁 (恩 每天都蠻不順利的…)

第三候選人是我的小遊戲破關能力
寫博士論文之餘
總是想要找些東西消遣一下
不小心一整個半天都消磨在破小遊戲的關卡上
然後晚上在非常沮喪的藉酒澆愁 (阿 原來第二旱地三候選人有相關性!)
但這個能力也慢慢被培養起來說~
現在去朋友家玩小遊戲
我可是打遍無敵手…
這也帶來小小的成就感說(和回神後無比的失落…哈)!

到今天我還都在不斷的培養這三個候選專長呢!
那個會勝出成為第二專長呢?
請拭目以待!

2011-01-02

無標題

嗯…這篇文章就是無標題。

突然覺得自己該開始寫點東西。很久沒有隨手寫下些文字的慾望。這對一個學術工作者來說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根據我老婆的定義,學者就是不停參加作文比賽和演講比賽,用大家不懂的方法講一些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的無聊份子…)。既然博士都拿到了,好像也該認命點開始多寫點東西…

但突然發現自己的blog上有個有趣的統計數字。念博士的3.5年中的blog文章發表數目如下:
2010:1
2009:5
2008:7
2007:9
原來一切都是念博士的錯!現在該來改正這個錯誤了!2011年第一PO!
(有好多想講,但要不知道要講什麼…博士症候群症狀果然很嚴重壓!)

2010-03-12

死刑存廢:政府必須維持公平正義仍存在的信念

死刑存廢:政府必須維持公平正義仍存在的信念

王清峰部長日前發「理性與寬容」一文重申廢除與不執行死刑立場,並在受訪時表達「願意為他們(死刑犯)下地獄」。筆者上一篇於聯合報的投書「死刑存廢 跨越理念之爭」已指出這個議題應該升級為證據之爭。即使王部長已經下台,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除了立基於證據外,政策制訂者必須考慮到如何維繫人民對公平正義仍存在的信念,否則很可能將使社會陷入惡性循環。

人們常相信自己身處於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比如說努力會有回報或壞人會有惡報。這個信念很可能是個幻覺。我們不難發現有能力普通的人因身家背景佔盡競爭優勢,或有作惡多端的人依然逍遙法外。但人們常選擇性「遺忘」或「曲解」這些反例。比如說,宗教信仰的很大功能就是提供一個現世後的解釋,以維繫公平正義終會存在的信念。這個信念進一步透過教育得以維繫和強化:人們繼續挑出那些好人有好報、白手起家,自助人助的例子來教育下一代。

公平正義存在的信念(或幻覺)能延續的原因不難理解:只要有足夠多的人抱持這種信念,社會整體產出會因更多個體願意努力奮鬥而較高,多數公民也會由於相信因果報應而願意守法。於是公平正義存在的信念雖然源自一個幻覺,但很可能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換言之,個體的迷思成就了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

目前很多政策,包括王部長用理念治國的態度,很可能正在腐蝕這個信念。當反例充斥,人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念越來越難維持。人們開始懷疑努力並不會有好結果、懷疑壞人常常並不會有惡報、甚至懷疑國家貫徹法令和維繫公平正義的能力與決心。越來越多人會失去繼續努力和遵守法律的誘因,尤其是正在受教育,信念未定的下一代。失去對公平正義信念的社會必然逐漸走向沈淪和毀滅。

政府必須維繫社會多數人相信公平正義仍存在的信念,即使絕對的公平正義從來沒有在人類社會中真正實現過。社會的運作很可能建立在足夠多的人對該信念(或迷思)的堅信不移,不論其維繫機制是來自於宗教、稅賦補貼政策、或教育制度。刑罰制度只是維繫該信念的其中一種手段。若證據顯示刑罰目前仍是維繫台灣人民該信念的較合適的手段,不論其他方式有多高的道德性,他們只會腐蝕公平正義仍存在的信念。維繫這個信念很困難,但破壞其平衡卻很容易。不過當該信念一旦開始瓦解,社會沈淪只是時間問題,直到下一次革命式的大破大立為止。

延伸閱讀:死刑存廢 跨越理念之爭
http://www.udn.com/2010/2/25/NEWS/OPINION/X1/5438384.shtml

2009-12-23

亞里斯多德會失業

質性研究者往往對「模型」嗤之以鼻或退避三舍。「嗤之以鼻」或許表達對模型過度簡化世界的不滿;「退避三舍」或許表達對模型背後的數學及模擬方法無法理解的恐懼。但更糟糕的可能是「視若無睹」。這三種回應都不利於研究的突破。所有的「模型」都是錯的,但有些很「有用」。我來分享一個如何讓「錯誤」的模型很「有用」的研究。

為什麼社會中存在著那麼多「一窩蜂」的現象?比如說消費市場上葡式蛋塔店的風潮、企業決策的各種「標竿學習」、科技領域的「創新採用」、學術研究領域的「熱門主題」。這些風潮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多研究都都提供了風潮如何擴散的原因。比如說人們有從眾的行為傾向。但很少研究探討為什麼風潮會快速銷聲匿跡。Strang & Macy (2001) 用一個模擬模型提供了一個解釋。

想像一個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中有很多個體。每個個體的績效都決定於兩個因素:選擇的特定行動與運氣。這些個體從過去經驗中學習:過去行動的結果塑造了每個人不同的目標和期望水準。過去表現越好的,對未來期望績效水準也越高。同時,這些個體還會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當個體觀察到附近很多人的表現都比自己的期望水準高的時候,自己會不爽。不爽就會想要模仿高績效個體所選取的特定行動,以期提昇自己的績效。

Strang & Macy (2001) 把這個虛擬世界跑了一百期然後看看結果會發生什麼事。特定行動的採用率竟然出現與真實世界非常相仿的起伏:風潮在虛擬世界中出現了。研究結果指出只有「一點點功用」的特定行動在運氣很重要的時候特別容易擴散。模擬結果的直覺解釋在於當環境「噪音」很多,最好的行動不見得能反映在績效上。反倒是採取「雞肋」般行動的個體更可能因運氣好而獲得高績效。這些「雞肋」般行動甚至可能因為人們盲目的從眾行為而擴散。但是當人們模仿並採取了「雞肋」般的行動後,他們很快就知道這沒有搞頭,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水準,而決定放棄繼續採取「雞肋」般的行動。一個接著一個大夥全部棄雞肋如敝屣。這個模型簡潔的解釋了「風潮」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起伏來源。

這個模型的優點不在於其很高深複雜。其真正的優點有三:第一,模型是被一個真實世界有趣但未被充分解釋的現象所驅動;第二,其假設非常簡單,並有充分的個體基礎證據支持(如心理實驗支持期望水準與群聚效應概念);第三,其利用模擬方法表現了個體互動後所可能導致的結果,這個結果往往超乎個別研究者的分析知能。這三個優點讓這篇文章和其模型足以被稱之為「優雅」(elegant)。

這個例子並可以說明為什麼「錯誤」的模型可能是有用的。他的假設全部是簡潔但錯誤的。績效只被特定行動和運氣所解釋?真實世界哪有這麼簡單?的確,真實世界比模型複雜很多。但複雜的現象背後不見得有複雜的原因,即使我們的本能常驅動我們做如是想。利用簡潔甚至有些錯誤的假設能幫助我們減低自己的偏見。至少這個模型提供了一個「替代解釋」說明風潮的來源。其他類似研究,比如說「質性研究」要解釋風潮現象,不能對Strang & Macy (2001) 的解釋視若無睹。

文章只談模型是作者的錯,不論該模型背後有多高深的數學或模擬技巧。一篇好文章應該呈現雙向漏斗狀。頭尾都要讓各種讀者簡明易瞭。中間可以非常「專業」與「艱澀」。但介紹與結論最好要能讓你老媽聽到都能知道這個研究為什麼有趣、為什麼重要、還有為什麼有點道理。數學、模擬和模型只是工具。反客為主的使用是模型使用者自己的盲點,即使在某些小圈子能被合理化。

但研究者的盲點不只可能發生在使用模型者的身上,質性研究者也可能有類似盲點。當研究者對一種方法有偏見就不去接觸相關研究成果會有很大問題。但這或許無解。當研究者的訓練過程多半強調單一方法的專精與特定文獻的閱讀,結果就是不同社群間無法對話。比如說使用質性研究者讀不懂模型;使用模型者無法理解個案,即使兩邊都在研究一樣的現象。高度的學術分工已經讓學術產出在很多方面無效能。全才如「亞里斯多德」若生在今日大概在學術界會失業吧…

劉正威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

Strang, D. and M.W. Macy,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Fads, Success Stories, and Adaptive Em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 107(1): p. 147-182.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23.html

2009-12-11

學術論文 = 高等筆戰

一篇好的學術論文往往建立在三個要素的綜合:高度原創性、充分的證據與簡明的文筆。其中「高度原創性」往往最虛無飄渺。追求「原創性」也成了讓很多學者日夜難安的緊箍咒。

或許事情沒這麼複雜。把寫學術論文比喻成吵架或筆戰,或許追求「原創性」這件事大家早就懂了。網路筆戰大忌有三,三者皆適用在學術論文寫作上。

網路筆戰大忌之一為亂入跳針。人家已經針對A議題吵了三天三夜,你突然加入說個已經被討論過的或完全與A議題不相干的意見。下場想當然爾是被批的體無完膚。

學術論文也忌諱亂入跳針。眾學者已經針對A議題發了上百篇文章筆戰,你突然加入炒個冷飯或講個大家不關心的議題。下場當然是被退稿。

所以第一個類比告訴我們,「原創性」建立在對現有學術對話(或筆戰吵架)脈絡的充分瞭解與掌握。換言之,要能從亂入的圈外人變成一個一言就能中的的圈內人。

網路筆戰大忌之二為戰意甚弱。一劈頭就開罵對方論點一無是處,對手當然會來看看這種批評來頭為何。人家吵的正如火如荼,四平八穩的論點下場當然是落的吵架雙方都不想理會。

學術論文也忌諱戰意甚弱。人家論文開頭第一句話就綿裡藏針的罵遍同領域所有研究,你還在回顧文獻說大家都幹的好,下場當然是被退稿。

所以第二個類比告訴我們,「原創性」建立在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要罵的吵架雙方都願意停下來聽聽你講什麼。換言之,寫論文要戰意甚強。不寫則已,一寫就不能被忽視。

網路筆戰大忌之三為孤家寡人。你的吵架論點再有道理,一個聲音很快就會被淹沒在大家的口水中。一個有趣的議題大家都有話講,不找同盟的下場當然是落的論點只能孤芳自賞。

學術論文也忌諱孤家寡人。人家學閥家大業大,吵個架一呼百諾。除非你是大衛,否則哥利亞通常都想找和自己同個量級的對手以免自貶身價。搞不清楚自己在人家學閥眼中的微不足道,下場當然是被退稿。

所以第三個類比告訴我們,「原創性」建立在一個時時更新的「筆戰戰況圖」。先在筆戰中選個喜歡的邊站,大量閱讀該派「少數作者」的作品。換言之,要和這些「精銳作者」結為盟友一起進攻哥利亞,革這些學閥的命。

這三個類比可以解釋為什麼行家看新手作品退稿如此之快,比率又如此之高。第一頁的第一段的第一行透露跳針亂入、戰意甚弱、或孤芳自賞,那後面也都不用看了。

其實,學術論文只是一場「高等筆戰」的吵架遊戲。吵的贏別人要下苦工,因為你的吵架對手都是這樣一路吵贏別人爬上來的。瞭解吵架筆戰的精髓,你就更可能寫出有「原創性」的學術論文了。

劉正威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

2009-11-24

內政部長最不需要的就是政治經驗

近日頗多政論節目質疑江宜樺教授沒有「政治經驗」,擔任「內政部長」恐怕有很多挑戰。或許「政治經驗」是現在台灣政壇最不需要的治國元素。

「經驗」很重要。但「經驗」不必然是個好老師。「經驗學習」的基本原則就是趨吉避凶:去重複那些在過去帶來好結果的方案,並規避那些在過去帶來壞結果的方案。這種傾向很合情合理。但這種傾向同時很可能使人們為對「創新」與「變革」方案產生有系統的偏見。

什麼樣的方案更可能帶來負面的經驗?「變革」方案和需要摸索的「創新」方案。一個好的「經驗學習者」於是更可能在學習過程中規避「變革」與「創新」。即使這些「變革」或「創新」方案的最終結果很可能較原有方案好。

我們常聽到「有經驗的人」會告訴後生晚輩:「這樣的變革是會出問題的」、「那樣的創新太冒險了」。他們可能是對的。但因為他們的「經驗學習」效率太好,他們從來沒有機會知道自己是不是錯的。全盤接受他們的「經驗」很可能會導致學習的誤導。

一個可能的建議是,在「經驗學習」過程中記性不要那麼好、適應慢一點、做事多帶點「傻勁」。這樣更可能有機會去嘗試「變革」與「創新」方案的潛力。不要「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草繩」。不跳脫「經驗學習」的基本原則,「變革」與「創新」無望。

回到政治現實。沒有「政治經驗」的學者是否真的不適任政務官?不見得。台灣政壇大家的「適應力」都很好,都優先處理眼前的「棘手問題」以趨吉避凶。長期來說,這種傾向很可能導致國家難以變革與創新。沒有「政治經驗」的學者或許能為台灣政壇注入些「健忘」與「傻勁」,並使變革與創新更為可能。但若連學者政務官都馬上學習到在台灣政壇存活「經驗學習」的必要性,則變革與創新休矣。

劉正威
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

一夫一妻制讓女人吃大虧!?

陶子在數天前的廣播節目中與一位自稱「台北達爾文」的觀眾有著一段尖銳對話。「台北達爾文」堅稱男人外遇沒什麼大不了,並援用演化論來支持他的說法;陶子駁斥演化理論根本已經過時,並鼓勵女性應該要反擊男性的沙文主義。

「台北達爾文」的確很沙文,證據有三。證據之一是忽略了女性在「玫瑰戰爭」中也有優勢。女性的確由於卵子較為珍貴,在很多情況下就算提供另50%基因的男性跑了,女性多半也會選擇繼續扶養下一代,以確保那屬於自己的50%的基因可以傳遞。但女性的優勢在於對下一代是自己的有確定感。男性卻總會對自己頭上是否綠油油有著懷疑。在很多情況下,女性的較佳策略是和帥氣的男性交配取得優良基因,再找個便宜老爸把下一代養大。下一代若是男性更好,遺傳來的帥氣的基因更可能騙到更多女性,這對女性的基因傳遞簡直賺翻了。只談男性優勢而忽略女性也有對應策略是「台北達爾文」沙文證據之一。

「台北達爾文」沙文證據之二是忽略人類社會中撫養對基因傳遞的重要性。雄性的確由於精子無限,在很多情況下較佳策略是射後不理,讓雌性負擔養育。但要能將下一代撫養成可交配的狀態,基因傳遞才算大功告成。在人類社會中,下一代要成長至可交配的所花的時間與資源較多。男性的較佳策略常是留下來和女性一起撫養。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環境,父母社經地位對下一代的成功漸比基因本身更重要。無怪乎「好男人」越來越多:很多男性的較佳策略成為和女性站在平等地位一起集中資源讓下一代能更好。射後不理的小白臉所產生的下一代往往沒有競爭力。只談交配不談撫養是「台北達爾文」沙文證據之二。

「台北達爾文」沙文證據之三是忽略「玫瑰戰爭」中男性和女性的策略也會彼此演化。人類的男性與女性的利益衝突不能只就演化論基本概念來解釋。因為人類會學習和模仿,累積的知識與群體生活的規範讓男性與女性的最適繁衍策略也不停對應演化。這是一場無休止的「玫瑰戰爭」。但用一些演化觀念卻可以一窺戰爭中雙方交鋒的端倪。

舉一個例子。一夫一妻制是有利於男性還是女性?直覺或許會告訴你這是一個保障女性的制度。畢竟對女性而言,男性被規定要留在家庭負擔養育責任,在外面亂搞是有法律後果的。一夫多妻制似乎是沙文主義的遺毒,女性被視為男性的從屬。由一夫多妻制「演化」到一夫一妻制似乎是女權的伸張。

換個角度或許就不是如此了。一夫一妻制有可能是多數男性得以實踐生殖權的勝利!若演化環境傾向贏者通吃,少數男性贏家(管他是能力好還是運氣好)在一夫多妻制下將剝奪了群體中其他男性的生殖權,比如說古代帝王的眾多後宮。一夫一妻反而讓群體中多數男性更有可能找到可以交配的雌性。所以一夫一妻制實際上可能是男權的伸張!

陶子新書和很多主張女性性自主的言論或許都可以代表「女性」對於「一夫一妻制」男權伸張的策略反擊。一夫一妻制很可能讓很多女性吃大虧,真正得利的反而是很多男性。以前一夫多妻制下,女性的較佳策略很清楚。就算贏家只是運氣好而非能力好(代表基因可能只是品質普通),至少贏家有充分社經優勢讓女性的下一代能被好好撫養。現在可不同了。一夫一妻制下連比爾蓋茲都只能娶一個老婆。對比爾的老婆來說是好事,但對多數女性來說或許不是。一夫一妻制讓女性吃了暗虧。陶子的言論可以代表現代「玫瑰戰爭」最新戰況中女性反擊的最佳註腳。「台北達爾文」忽略人類學習天賦而只談男性播種策略,這簡直是佔了便宜又賣乖的沙文證據之三。

女性對一夫一妻制吃暗虧的反擊已經如火如荼展開。在某個程度上,現代社會由於離婚容易,我們事實上已經偏離一夫一妻制。或許這就是女性無聲的反擊。男性與女性間的「玫瑰戰爭」不會停歇。雙方都有各自優勢與罩門(男性有無限精子但怕戴綠帽;女性卵子有限但有可能找到便宜老爸)。由於各自策略都會被學習、模仿與反擊,觀察到的人類兩性行為只會越來越複雜(和有趣)。「劍橋達爾文」提出的架構提供了一個有用的理論角度來看待兩性的策略發展。但像「台北達爾文」那樣引用演化論,大概就像沒內力偏要使「乾坤大挪移」般,自己會先身受重傷。

劉正威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

2009-06-20

記帳無用論

從開始工作之後,我就養成每個月記帳的習慣.每次旅行回來,我也會做個簡單的總結.

一方面是可以掌控自己的財務狀況,一方面是有一天我突然驚覺,我每天上班花這麼多時間在Excel上,學會了各式各樣奇怪的功能,為公司和客戶作了許多分析,卻沒把這項技能用在自己身上.

於是我們陷入一個永無止境的狀態:

上個月開銷 xxx鎊.最大支出:房租 (註記:無法改善).第二大支出:吃(註記:很好吃).

西班牙開銷 xxx鎊.最大支出:吃(註記:吃的很爽,還想再去吃).

如何改進?

阿就沒有辦法啊...愛吃ㄇㄟ...

於是我的結論是:記帳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但是無法改善任何事….


ETF簡介
2009-06-20
Mandy Chiu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結算基金,或是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正如其名,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的基金。一般人對它的認知是"一籃子股票"。在國外因為發展多年而且種類多元,因此也可以是一籃子債券,一籃子原物料,一籃子不動產,甚至單一原物料,單一貨幣等等。異於一般人所認知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它像股票一樣掛牌在交易所上交易。因此它的交易市場分成兩級:
初級市場:既然是基金,就表示投資人可以向ETF發行人申購或贖回。絕大多數的ETF都只接受簽約的機構投資人或是大宗交易直接申購贖回,因此初級市場通常不適用於散戶投資人。隨著申購贖回,基金在外流通股數和市值會隨之成長或萎縮。目前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ETF是State Street的SPDRS&P500,市值達$76 billion。
次級市場:申購之後,ETF可以在交易所轉手。一般散戶投資人都在次級市場買賣ETF,機構投資人也可以在交易所購買ETF再向ETF發行公司贖回。乍看之下,基金規模似乎跟一般在交易所買賣ETF的投資人沒什麼關係,但是其實基金規模越大,表示在外流通量越大,流動性也較佳。毫無意外的,目前全球流動性最高的ETF也是SPDR S&P500,平均日交易量達$41 billion。
ETF diagrams 1
ETF除了次級市場交易的機制之外,和一般共同基金不同之處在於,它大多屬於被動式管理-基金經理人並不負責選股,而是根據該ETF連結的指數調整基金持股,以追蹤指數表現。追蹤指數表現的策略有很多,最傳統的方式就是根據指數權重,買進所有成分股,或是僅買進前幾大的成分股(一般稱為Cash-based or In specie ETF)。以英國FTSE100指數為例,前40大股票就佔了整個指數市值的86%,所以基金經理人買進這40大股票就可以達到很有效的追蹤(tracking)。這樣的策略雖然有效,卻非最有效率(因為如此一來涉及了現金﹑會計及股利等管理,十分繁瑣),所以後來ETF發展出很多結構上的變化:Trust, ETN (Exchange Traded Note), Swap based ETF, ETC (Exchange Traded Commodity)…等等。有些研究單位會把以上這些ETF的變種統稱為ETP (Exchange Traded Products),也有人把所有ETF相關產品都統稱為ETP,但是當一般人講廣義的ETF時,其實都包含了所有的結構。
ETF diagrams 4
ETF從1930年在美國開始後,已經漸漸成為一項主要的投資工具。促成它快速成長的原因非常多,但在我個人看法不外乎幾個原因:
1. ETF的性質讓投資人得以透過它進入原本無法涉足的市場:基金經理人,散戶,退休基金…等投資人原本因為法規或是本身能力等因素,可以涉足的市場有限。透過ETF,一般散戶可以很輕鬆的投資海外股市和原物料,基金經理人和退休基金也可以進入原本受限法規而不能直接投資的市場(如商品期貨,外匯市場等等)。以原物料為例,以往各項大型基金依規定不能投資期貨市場也不能購買實體黃金,但是在原物料相關ETF出現後,由於ETF本身法律結構上是有價證券而非期貨,這些基金得以投資石油和黃金等商品。
2. 基金經理人光芒不再:當大家開始了解到一隻猴子的選股技巧都強過口沫橫飛的基金經理人時,沒有人願意再付錢給active managers作白工,花錢找罪受。因此被動式管理又透明度高的ETF就變成大家的最愛。
3. 目標明確:每檔ETF都有一個追蹤的指數,目標非常明確,不模糊也不貪心,從歷史報酬來看,大多數ETF的確達到這項功能。因此如果投資人看好美股前景,但是又沒時間或是沒有專業技能閱讀上百家公司的財報來選股,那麼連結S&P 500或是Russell 1000的ETF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4. 投資組合策略:除了分散風險外,ETF也成為極佳的投資策略工具。常見策略有core satellite, ETF lending, tactical rotation…等。
5. 基金管理費低:一般共同基金和避險基金的費用包含了管理費﹑申購贖回費用﹑行政費用﹑績效費用﹑手續費和佣金等等,但大多數被動式ETF的管理費僅約0.09%-1%不等,另外除了交易相關費用之外,並沒有太多其他費用。
6. 透明度高:ETF受到法規和交易所嚴格規定,必須定期揭露持股及各種相關資料,投資人可以每天上網查詢基金的淨值,成分股等等。歐美許多交易所甚至規定ETF必須在盤中時間公佈即時的理論價格,保障投資人的權益。
截至2008年底,全球最大的的ETF公司是Barclays集團下的BGI (Barclays Global Investor),或是一般人較為熟知的品牌名稱iShares,全球資產達 $325 billion。第二名的是在亞洲較知名的State Street (SSga),全球資產達 $146billion。在美國,除了iShares﹑ SSga﹑Vanguard這三家歷史悠久的公司外,Proshares 和Powershares也因產品性質特殊而佔有一席之地。至於歐洲,除了iShares和Lyxor兩家公司遙遙領先之外,德意志銀行的db x-trackers也急起直追,在2007年發行第一檔ETF之後,現在已成為全歐第三大ETF公司。
由於ETF迅速成長,指數產業和相關交易也隨之蓬勃發展。
雖然近年成立了許多小型指數公司,但截至2008年底,這些公司的全球市佔還不到8%。ETF相關資產超過$300 million的指數公司約20家,總計全球市佔率92%。全世界最大的指數公司是S&P Indices,其相關的ETF資產達到$203 billion。其他比較耳熟能詳的公司還有MSCI (摩根指數),Russell Index (羅素指數),Dow Jones (道瓊指數),FTSE (富時指數)。很多交易所也會編制自己的指數,寶來50ETF所連結的台灣50指數就是台灣交易所和FTSE Index合作編制。或許你會懷疑為什麼指數公司不自己發ETF,或是為什麼ETF公司不自己發行指數?的確有蠻多交易所自己編制指數,再自己發行ETF的,但是大部分指數公司(尤其是較具規模的公司)都是將指數授權給多個ETF公司,然後坐收權利金,所以越多ETF發行公司和他合作,他獲利就越高,實在沒必要去跟客戶們搶生意自己發行ETF。至於ETF公司自己編制指數,通常都是屬於比較特殊或是客制化的指數,例如db x-trackers 採用母公司Deutsche Bank發行的幾檔原物料和外匯相關指數,以及iPaths採用母公司Barclays Bank發行的Carbon指數。
表面上看來,雖然很多指數的歷史報酬和方法都大同小異,但指數的編制並不是把別人的methodology拿來抄一抄改一改,編成自己的index guide book然後蓋上公司logo就完成了。一個好的指數公司除了最基本的指數maintenance和定期的index publication之外,還必須提供非常透明且完整的資訊給一般客戶和ETF公司,並展現對產業以及交易市場的了解。另外,有些指數聽起來很炫或是空有亮麗的歷史報酬,但是實際交易起來根本不可行,或是根本不能真正反應該指數所宣稱的目的。近幾年由於指數投資的概念越來越受歡迎,指數公司開始將觸角伸向客制化指數(customized index),但是並非所有指數公司都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或是infrastructure來根據客戶要求,在有限時間內編制出一系列指數,所以目前這個市場都由幾間大型指數公司所寡占。
我聽某個前交易員說過,在交易員的世界裡,delta one desk的交易員是最被歧視的-雖然交易員在金融界地位已經很神氣了(之前擺了法國興業銀行一道的交易員Jérôme Kerviel就是在delta one desk…不容小覷)。箇中原因不外delta one的交易相較於credit或是選擇權的交易而言比較單純。大多數的ETF也屬於delta one(指數變動1%,ETF也變動1%)。即使如此,因為ETF不斷推陳出新,交易還是非常蓬勃發展。以倫敦交易所集團為例,2008年11月較2007年同期,倫敦股市交易量萎縮近16%,義大利股市交量萎縮近33%,但同期間ETF的交易量卻逆勢成長了64%。
ETF diagrams 6
這市場的交易員大致分成兩種:
OTC/ Sales trader:交易員和客戶作ETF買賣,交易員從中賺取佣金。
Market maker/ Arbitrager:交易員在ETF和其underlying market間進行套利和避險,報risk price給客戶,從中賺取買賣價差(bid ask spread)。
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投資人的需求越來越多元,ETF從最初連結的股票市場,發展至其他資本市場:
債券
貨幣/外匯
原物料/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正是我最主要的工作,有機會再好好解釋...
信用市場/波動率(VIX)
因為ETF並不期打敗大盤,承平時期它的報酬難免讓貪婪的投資人有點心癢癢的,所以後來開始發展出2倍槓桿,看空,兩倍看空,去年Direxion甚至推出三倍看空和三倍看多的ETF。為了提高報酬以滿足投資人的多元化投機需求,市場上也出現各式各樣的策略型ETF,例如Buy Write和Momentum/ Mean Reverse。隨著傳統被動式管理的ETF市場開始漸趨競爭,有些公司甚至推出主動式管理的指數和ETF,美國的Powershares和歐洲的SGAM ETF是主要的發行者。雖然市場上充滿了各式各樣新奇的ETF,但傳統﹑連結股票市場的ETF在2008年底還是佔了ETF市場的84%。
講到ETF就得不免俗的重複一下教科書上的ETF優缺點。
優點
1. 費用低:ETF管理費低,而且相較於直接買進所有成分股,成本效益較高。
2. 彈性高:盤中時間都可以交易ETF,也可以放空,投資人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即時交易價格,部份投資人也可以透過直接申購或贖回ETF,避免盤中買賣價差。
3. 選擇多元:投資人可以透過ETF投資某些不容易進入的市場,例如國外股市,外匯市場,商品期貨市場,或是信用市場。
4. 透明度高:前面已經提過,這裡不再贅述。
5. 不需轉倉也沒有追繳問題:雖然透過期貨也可以達到追蹤指數的目的,但是交易期貨必須轉倉,甚至在市場波動率高的時候面臨期貨追繳的問題。相同的問題並不存在於ETF。
缺點
1. 流動性和買賣價差:就像購買股票一樣,購買ETF也會有買價差的問題。如果成分股的流動性很低,那麼該檔ETF的流動性也會受限。另外,雖然在亞洲盤中時間購買連結美股或是歐股的ETF聽起來很吸引人,投資人也不需要半夜起來看盤,但是這樣的時差問題會讓交易員非常難套利,因此這樣的ETF通常買賣價差也會比較大。
2. 交易手續費:雖然ETF沒有申購贖回費用,可是投資人必須支付交易手續費。一般而言ETF交易手續費較期貨為高。另外視交易量及手續費計算方式而定,有時候手續費可能會相對偏高。
於是你打開ETF Global Report,發現世界上約有1,600檔ETF,光是連結北美股市就有400多檔,你怎麼比較它們的表現?
1. 追蹤誤差: ETF報酬和指數報酬的差異就是我們俗稱的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它的重要性在於,ETF的目的就是追蹤某個指數,但如果這檔ETF不能成功而且穩定的追蹤指數表現,那麼它就失去被動式管理的本質了。換句話說,你買了某檔連結S&P 500的ETF,但是它追蹤誤差時好時壞,那麼最後即使你看對市場,這檔ETF也有可能讓你賠錢或是少賺。
2. 管理費:雖然ETF管理費普遍都很低,但是還是不妨稍微比較了解一下管理費。
3. 基金規模和流動性:就像之前所提到的,ETF的規模關係著該基金的在外流通量。流通量越大,買賣價差就越小,也比較不會面臨難以脫手的狀況。
4. 追蹤指數方法:世界上光是連結歐股DJ EURO STOXX 50指數的ETF就有10檔,除了以上幾項簡單的比較之外,另一項重要的指標是指數追蹤方式。有的ETF採傳統的方式(Cash-based),買進所有或是部份成分股來追蹤指數,有些ETF採交換契約(Swap-based)或是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來達到目的。採取Swap方式的ETF普遍而言追蹤誤差較小,但透明度相對較低。選擇上並沒有絕對好壞,重點其實在於你對其隱含風險和自己對風險承受度的評估。
5. 信用風險:前一項所提到的傳統Cash-based ETF大體上而言信用風險有限,因為基金受到嚴格的法規和會計管理,即使公司倒閉了,經理人也不能捲走款項或是倒帳。採取Swap-based方式的ETF因為牽涉了交換契約,所以隱含了信用風險。這樣的問題在雷曼兄弟倒閉之後開始受到ETF投資者的關注,因此許多此類的ETF公司也採取了因應措施。以下是個簡單的流程圖:
起初的架構:和Swap Provider間只有契約關係,沒有擔保品。
ETF diagrams 2
因應措施:Swap ProviderETF公司提供90%以上擔保品。
ETF diagrams 3
視ETF而定,架構略有不同,但基本上的概念都是在於提供擔保品,避免Swap Provider的違約風險。
6. 公開說明書(Prospectus):雖然選個ETF還要下載100多頁的公開說明書聽起來很嚇人(不是剛剛才說,ETF最適合懶惰但有看法的投資人嗎?),可是在投資前了解自己購買的金融產品是非常重要的。不需要逐頁閱讀,但是至少必須了解自己買的產品結構,更重要的是潛藏的風險。Prospectus裡有一個章節"Risk Factor",我覺得每個投資人都應該好好閱讀這一章節,才不會等到賠錢時才表現的像個失去理智的傻子。
7. ETF=穩健投資?就像共同基金一樣,ETF並不能保證獲利,它只是透過diversification的方式來降低風險。如果你看過S&P500在2000-02以及2008年的表現(如下圖),就會同意ETF不完全等於穩健。ETF相對於一般共同基金或是避險基金的優點在於,它排除了很多人為的因素,所以基金經理人的選股技巧並不影響ETF的表現,也沒有基金認養股票的情況,報酬多半取決於投資人本身的決策,所以是先做好功課還是很重要的(不是剛剛才說,ETF最適合懶惰但有看法的投資人嗎?)。
ETF diagrams 7
工作了兩年多,每天都像個小螺絲釘忙東忙西,從來很少認真思考自己在這個產業所扮演的角色,朋友們也常常搞不懂我在從事什麼神秘的事業,因此以上算是為我這段時間的工作做個小小的回顧。在ETF產業這段期間,我曾經參與了產品分析,產業研究,指數編制決策,財務模型設計,後台管理和作業,法務以及法律文件的編制,交易所協商溝通,也不時和客戶及交易員們保持聯絡,但因為接觸的產品和地區仍然有限,所以僅能就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作個粗淺的簡介,以後有機會再針對個別主題深入探討。

參考資料/文獻
iShares ETF Landscape Global Reports http://uk.ishares.com/index.do
Forbes http://www.forbes.com/feeds/mstar/2005/06/24/mstar1_11_23477_132.html
Exchange websites
Index providers’ websites
ETF providers’ websites
其他相關網站
http://www.etfexpress.com/
http://www.indexuniverse.com/

Kazan Restaurant -Modern Turkish cuisine

吃了十多次的餐廳,卻從來沒有寫過它的食記,實在是因為離家太近太親切了 .

不過一樣離家近,Victoria附近的Dim T除了裝潢之外,食物乏善可陳,更凸顯了它對面的Kazan Restaurant每晚座無虛席絕對靠內在的!(寫食記還要順便罵一下別的餐廳)

講到土耳其菜,大家腦海就浮現街頭巷尾便宜大碗的kebab,怎麼想都不是美味高檔的食物.

土耳其朋友帶我去過一些正宗的土耳其餐廳,才讓我見識到土耳其菜不是只有那一大根烤肉串和薄餅包起來的便宜食物,而是非常decent的烤肉,但是對我來說有點過鹹,所以我一向比較偏好土耳其的鄰居+敵人-希臘菜.

但是Kazan不是一般的土耳其菜!在這裡,裝潢和菜色都融合了傳統土耳其和現代歐式料理的風格,所以你嘗得到傳統的grill, rose milk, chili sauce, Turkish delight, 但是改良過的口味讓英國當地人和我們非常能夠接受.有時候,authentic 不見得好啊!

[特色菜]

前菜麵包:免費,點完菜後他們都會主動送上.既然是免費為什麼還要推薦?實在是他們的現烤麵包又香又酥,沾上他們附的橄欖油之後,整個胃口大開…

P1070472 P1070473

Rose milk:粉紅色的優格飲料,和著甜甜的蔓越莓,被我們暱稱作"很娘的飲料".很清爽的味道,很適合搭配這裡的主菜.

P1070475

Chili sauce:免費,但是記得跟服務生要.這是和著碎洋蔥及番茄等各式香料的新鮮辣醬,以我們華人的標準來講應該都不算很辣. Grill淋上他們傳統的chili sauce真是絕配呀!

Mixed starter:一套約8種前菜,很適合嘗鮮和開胃.其中我很愛Hellimi (Halloumi cheese),它是一種煎過的cheese,有種很像豆腐的口感,所以我特別喜歡.Tabouleh是各種蔬菜和香料和在一起的冷盤,口味很特殊.Kisir則是口感很像蝦鬆.

P1070477 P1070478 P1070481 P1070479 P1070482 P1070483

Kazan Grills:視個人口味和喜歡的肉類而訂,各式烤肉都很值得點.Grills的肉類只有羊肉,雞肉和牛肉(少數幾道菜),但是料理方式各有不同.我吃過Kazan Special,Ottoman Grill,Mixed Grill,Kuzu Pirzola都很好吃.大部分Grills都可以選擇配飯或是薯條,對一個吃鬆軟白米飯長大的我來說,中東口味的米真是不對味,所以在我第一次造訪踩過地雷後,我再也沒選過rice.

P1070476 P1070484

[點菜方式]

每道菜份量都不小,所以兩個人的話,各點一杯飲料,一個兩人份Mixed starter,和一份Grill就差不多囉!擔心吃不飽的話,再多點一些他的麵包,或是一兩份前菜.

四個人的話,兩人份Mixed starter+兩份Grill.

還有肚子的話,他的甜點也不錯喔!雖然不是什麼傳統的土耳其甜點,但是正如先前說的:有時候,authentic 不見得好啊!

最近它突然推出午間套餐,每天12-6點,2 course meal 12鎊,3 course meal 14鎊,週末也有,我還沒嚐試過(但是已經盯很久了…),不過應該是很划算的選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餐後他們都會附上一小盤Turkish Delight( & 帳單).這裡的Turkish Delight不管口感及甜度都遠遠超越我在英國其他地方吃過的.不過我前一次去吃的時候發現好像變難吃又變甜了,希望他們沒有偷工減料換牌子…

[避免菜]

Izmir Kofte (Meat ball):並非不好吃,但是沒有太大特色,而且份量相對小很多,所以建議可以避免.

[價位]:每人15~20鎊(含飲料)

[訂位]:周五和週末晚餐建議訂位

[餐廳資訊]:

Tel: 020 7233 7100

Location: 93-94 Wilton Road, London SW1V 1DW (Victoria Tube Station, Bus 24直接到門口, Sainsbury’s旁邊)

Opening hours: 12pm to midnight

Liverpool Street附近今年也開了家分店唷!還沒去過就是了…

http://www.kazan-restaurant.com/ottoman-food.html



沒有裁員

星期一老闆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簡報公司最近各項project進行狀況,
最後很感性地宣布:

  "我們知道外面很多公司正在裁員,但是我們在安然度過一場風暴之後,現在一切都已經穩定下來了,而且資產也恢復成長,所以和幾位主管討論過後,我們決定留住所有的員工,沒有人面臨資遣的問題。"

果然老闆和主管們這幾天老是關在小房間裡面偷偷摸摸就在討論這個...現在咱們終於可以好好睡個覺了...

老闆接著說:

  "如果有任何人必須走路,也是基於個人年度表現,而不是公司策略。"

這樣並沒有比較好...換句話說,如果我被裁員,那是因為我能力太差,而不是公司經營困難囉?!天啊~我壓力好大啊!!

老闆哪,我知道您老人家很慈祥想安撫我們,可是不知怎麼的,我下班時間反而越來越晚了...

從公司冰箱看景氣

古人說見微知著,我們也可以試著從一些小地方解釋經濟景氣.

年初景氣一片大好時,公司裡的冰箱塞滿了從M&S買來的果汁,豆漿,優格 ,啤酒;

這幾個月來公司的冰箱被同事們每天早上帶來的便當擠爆…

過去投資銀行裡的員工餐廳被大家鄙視-誰要吃員工餐廳,當然是去外面買"手工"三明治跟沙拉啊,還要記得加點一份overpriced沙拉醬;

現在canteen的業績硬是逆勢成長.

金融區的昂貴餐廳(我家附近的餐廳也是)開始推出午間套餐和early bird晚間套餐,

可是生意還是沒有起色…

景氣不好,日子還是得過;

究竟是之前過的太奢侈,還是現在日子真的很難過?

2009-05-10

波蘭台生事件是台灣進入公民社會的契機

波蘭台生事件是最近台灣社會討論的焦點之一。事件起源於波蘭在2004年被納入歐盟後,當地醫學院的學歷開始被台灣政府所認可。由於部分波蘭醫學院提供較具彈性的入學條件與修業方式,頗多台灣有志從事醫療工作的學生前往波蘭攻讀醫學學位。在這些波蘭醫學院訓練的台灣學生陸續返國執業後,台灣本土訓練的醫生們開始有較大動作的反彈。後者多半以舉證波蘭台生的訓練水準不足(尤其針對其實習經驗),以及相當多波蘭台生的醫師家庭背景得以讓其走後門進入各大醫院診所任職,來攻擊波蘭台生對台灣醫療水準的破壞。波蘭台生事件引發台灣各界對於醫療品質與社會公平正義的探討。

波蘭台生事件可能是台灣進入公民社會的契機或轉捩點。即使大多數的歷史轉捩點在事件發生當下都並不會看似轉捩點。對於這個事件,支持波蘭台生群體和反對波蘭台生群體各執一詞。但這個事件對於台灣社會發展的意義可能不在於雙方論述究竟誰對誰錯,而是其結果所導致的社會觀感變化及後續影響。

在某種程度上,波蘭台生及其家長的行為動機並不難理解。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善用自己的既有的社經地位來讓下一代更好。如果能用社會認可的正統方式,名正言順的承接上一代的社經地位當然是理想選擇。但能讓下一代繼承既有的社經地位才是主要目的,其手段在必要時可以很多元。很多家長讓其子女跳過台灣的聯考制度,而以國外大學學歷回台與其他循正規制度的學生競爭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例子。波蘭台生家長們的選擇在本質上並沒有和其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有何不同。

但在本事件中,波蘭台生群體往往在辯論中屈居下風。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對手的論述層次升高,讓人能輕易認知到政府若不對循非正統管道執業的醫生加以控管(包括未來可能開放的中國訓練醫生),台灣醫療水準將會產生漏洞並威脅每個人的健康。於是對多數人來說,這不再類似於一個紈絝子弟喝了洋墨水空降優渥職位的社會不公,也不類似於既得利益者對自身權益受損的怒吼,波蘭台生事件成為一個「事關乎己」的社會議題。

引進外國訓練的醫學生對台灣醫療體系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若政府能建立公平的遊戲規則,讓台灣的「合格醫生」不論背景都具備同樣水準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台灣醫療體系既有的城鄉差距、分科差距與基層醫師不足的窘境都可能因醫生來源的多元化而有所改善。

但在波蘭台生這個特定事件中,我們卻很難期待上述的理想效果被實現。據報導超過九成的波蘭台生父母具有醫師背景。波蘭台生的醫療水準究竟為何有待專家深究,但波蘭台生普遍較高的家庭社經地位很可能導致台灣社會對階級落差與不公平程度的認知擴大。比如說,當一個波蘭台生和一個台灣訓練醫生都出現醫療糾紛時,前者更可能在與病人的醫療官司中佔上風。當醫療糾紛中處於下風的病人們與輿論意識到有一個如此顯眼的因素(非循台灣正統訓練體系而執業的醫生)可供歸咎,如此的觀感只會蔓延並擴大對社會不公的認知,並更可能將矛頭指往政府向權貴傾斜的幫凶角色。相對於其他領域的社會不公,醫療糾紛是每個民眾都可能會碰到的事情。其所造成的正向循環強度與廣度都更可能使社會趨向不穩定。

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波蘭台生事件是一個台灣進入理性社會討論的契機。若將其簡化為一個「對」與「錯」的問題,結果都可能是悲慘的。若波蘭台生群體能運用權力讓其執業資格姑且過關,如上所述,對台灣的未來可能蒙上一層陰影。但若將問題簡化「波蘭台生是錯的」,並否定所有其相關事物,這對台灣也不是好事。這不只可能讓台灣醫療體系的不平均問題繼續惡化,更可能讓「社會不公蔓延」的現象在其他不為人所注意的角落繼續展開,直到有一天大家赫然發覺積重難返為止。正由於波蘭台生事件讓大家都有事關乎己的想法,政府以至於各種民間社群更應該善用這個機會建立理性對話的典範。

一個社會理性的討論不應該停留在「對」與「錯」的二分法,而應該要詳細探究每個論述及可能方案究竟會「讓誰得利」,又會「讓誰受害」,而可能方案利害關係的交集又是否會讓社會整體往其「希冀目標」所邁進。肯定波蘭台生的方案可能會讓台灣本土醫生受害,並有可能加重台灣社會不公的認知程度。但若能輔以公平的配套措施,很可能可以平衡台灣醫療體系中既有的城鄉等差距。否定波蘭台生的方案可能有傷政府公信力(即使波蘭台生遊走法規邊緣但目前仍未違法),也可能讓社會不公議題繼續醞釀但無處宣洩。但若能藉此機會探究台灣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醫生」,還有什麼樣的教育制度能夠產生我們所需要的醫生,而非盲目遵從既有價值觀與聽信不肖業者慫恿,而將下一代逼去行醫。這些都是需要討論但尚未被深究的議題:這些議題被認真討論對台灣的未來的價值遠遠超過眼前的對與錯。

如果台灣社會希冀的方向是走向一個更公平、階級流動更順暢、與更理性的公民社會,肯定或否定波蘭台生都是「簡單」但有潛在嚴重副作用的方案。一個理性的社會應該要能體認沒有一個方案是最佳的:每個方案都會有優缺點與長短期效果的矛盾。理性的社會應該要把這些需要取捨的效果攤開討論。討論者需要「理解」各個群體的行為動機與目標,而非將對方斥為投機取巧的小人或是捍衛自身權益的既得利益者。我們需要不走捷徑、夠深度的複雜方案。

波蘭台生事件有可能成為台灣社會沈淪的轉捩點:我們可能走向披著人皮但行「狂人日記」中「人吃人」的階級傾軋社會,等著我們的崩潰終局在歷史上殷鑑不遠;但波蘭台生事件也可能成為台灣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契機:或者我們可能努力走向一個不斷進行理性對話的公民社會,並走出超越重演歷史的未來。

(作者劉正威為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

2008-09-27

我承認我無知

最近的金融風暴被稱之為百年難得一件的金融危機。我好像應該要能對這個現象評論上幾句。畢竟我大學是念經濟的,我又在商學院念博士,我老婆還是在倫敦金融區上班(幾乎受害)的當事人。但我也承認我搞不清楚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和細節。但我可以試著提供一個角度。

重大的事件不見得隱含重大的原因。雖然我們在解釋一個重大事件的時多半假設應該會有一個對應的重大原因。從複雜理論(Complexity Theory)觀之,真正的關鍵在於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連動性程度(connectivity)。當個體間的連動性越高,牽一髮動全身的情況也就越容易出現,而且影響的層面與強度也越來越巨大。全球化的供應鍊體系、錯綜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各種龐大的跨國集團,就是個體連結程度提高的證據。觀察這三百年來的金融風暴頻率及強度,或許也映證了這個推測:十七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十八世紀的英國南海泡沫、19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1987年的美股崩盤、1997的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的網路泡沫、2003年的房地產泡沫、直到最近的次貸風暴。金融危機的發生週期越來越短,強度卻越來越大,影響層面也越來越廣。

如果複雜理論的假設和推論言之成理,那個體間的連動性或許真的是關鍵。將投資銀行轉型為傳統控股公司,嚴格監控不再讓他們發高槓桿高風險產品或許是治標的方法。但這仍沒有治本。別忘記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在1930年代之所以分家,就是因為兩者聯合也會有很多弊病:JP Morgan和Morgan Stanley當初就是被美國政府強迫分家的,現在又是美國政府叫大家合併。這樣的趨勢或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我們只能期待下一個更波瀾壯闊的風暴。希望下一次我們還能置身事外的冷靜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太座在倫敦的第一手報導:
http://jimincc.spaces.live.com/blog/cns!71A26BF907C04EE!1544.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