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0

波蘭台生事件是台灣進入公民社會的契機

波蘭台生事件是最近台灣社會討論的焦點之一。事件起源於波蘭在2004年被納入歐盟後,當地醫學院的學歷開始被台灣政府所認可。由於部分波蘭醫學院提供較具彈性的入學條件與修業方式,頗多台灣有志從事醫療工作的學生前往波蘭攻讀醫學學位。在這些波蘭醫學院訓練的台灣學生陸續返國執業後,台灣本土訓練的醫生們開始有較大動作的反彈。後者多半以舉證波蘭台生的訓練水準不足(尤其針對其實習經驗),以及相當多波蘭台生的醫師家庭背景得以讓其走後門進入各大醫院診所任職,來攻擊波蘭台生對台灣醫療水準的破壞。波蘭台生事件引發台灣各界對於醫療品質與社會公平正義的探討。

波蘭台生事件可能是台灣進入公民社會的契機或轉捩點。即使大多數的歷史轉捩點在事件發生當下都並不會看似轉捩點。對於這個事件,支持波蘭台生群體和反對波蘭台生群體各執一詞。但這個事件對於台灣社會發展的意義可能不在於雙方論述究竟誰對誰錯,而是其結果所導致的社會觀感變化及後續影響。

在某種程度上,波蘭台生及其家長的行為動機並不難理解。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善用自己的既有的社經地位來讓下一代更好。如果能用社會認可的正統方式,名正言順的承接上一代的社經地位當然是理想選擇。但能讓下一代繼承既有的社經地位才是主要目的,其手段在必要時可以很多元。很多家長讓其子女跳過台灣的聯考制度,而以國外大學學歷回台與其他循正規制度的學生競爭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例子。波蘭台生家長們的選擇在本質上並沒有和其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有何不同。

但在本事件中,波蘭台生群體往往在辯論中屈居下風。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對手的論述層次升高,讓人能輕易認知到政府若不對循非正統管道執業的醫生加以控管(包括未來可能開放的中國訓練醫生),台灣醫療水準將會產生漏洞並威脅每個人的健康。於是對多數人來說,這不再類似於一個紈絝子弟喝了洋墨水空降優渥職位的社會不公,也不類似於既得利益者對自身權益受損的怒吼,波蘭台生事件成為一個「事關乎己」的社會議題。

引進外國訓練的醫學生對台灣醫療體系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若政府能建立公平的遊戲規則,讓台灣的「合格醫生」不論背景都具備同樣水準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台灣醫療體系既有的城鄉差距、分科差距與基層醫師不足的窘境都可能因醫生來源的多元化而有所改善。

但在波蘭台生這個特定事件中,我們卻很難期待上述的理想效果被實現。據報導超過九成的波蘭台生父母具有醫師背景。波蘭台生的醫療水準究竟為何有待專家深究,但波蘭台生普遍較高的家庭社經地位很可能導致台灣社會對階級落差與不公平程度的認知擴大。比如說,當一個波蘭台生和一個台灣訓練醫生都出現醫療糾紛時,前者更可能在與病人的醫療官司中佔上風。當醫療糾紛中處於下風的病人們與輿論意識到有一個如此顯眼的因素(非循台灣正統訓練體系而執業的醫生)可供歸咎,如此的觀感只會蔓延並擴大對社會不公的認知,並更可能將矛頭指往政府向權貴傾斜的幫凶角色。相對於其他領域的社會不公,醫療糾紛是每個民眾都可能會碰到的事情。其所造成的正向循環強度與廣度都更可能使社會趨向不穩定。

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波蘭台生事件是一個台灣進入理性社會討論的契機。若將其簡化為一個「對」與「錯」的問題,結果都可能是悲慘的。若波蘭台生群體能運用權力讓其執業資格姑且過關,如上所述,對台灣的未來可能蒙上一層陰影。但若將問題簡化「波蘭台生是錯的」,並否定所有其相關事物,這對台灣也不是好事。這不只可能讓台灣醫療體系的不平均問題繼續惡化,更可能讓「社會不公蔓延」的現象在其他不為人所注意的角落繼續展開,直到有一天大家赫然發覺積重難返為止。正由於波蘭台生事件讓大家都有事關乎己的想法,政府以至於各種民間社群更應該善用這個機會建立理性對話的典範。

一個社會理性的討論不應該停留在「對」與「錯」的二分法,而應該要詳細探究每個論述及可能方案究竟會「讓誰得利」,又會「讓誰受害」,而可能方案利害關係的交集又是否會讓社會整體往其「希冀目標」所邁進。肯定波蘭台生的方案可能會讓台灣本土醫生受害,並有可能加重台灣社會不公的認知程度。但若能輔以公平的配套措施,很可能可以平衡台灣醫療體系中既有的城鄉等差距。否定波蘭台生的方案可能有傷政府公信力(即使波蘭台生遊走法規邊緣但目前仍未違法),也可能讓社會不公議題繼續醞釀但無處宣洩。但若能藉此機會探究台灣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醫生」,還有什麼樣的教育制度能夠產生我們所需要的醫生,而非盲目遵從既有價值觀與聽信不肖業者慫恿,而將下一代逼去行醫。這些都是需要討論但尚未被深究的議題:這些議題被認真討論對台灣的未來的價值遠遠超過眼前的對與錯。

如果台灣社會希冀的方向是走向一個更公平、階級流動更順暢、與更理性的公民社會,肯定或否定波蘭台生都是「簡單」但有潛在嚴重副作用的方案。一個理性的社會應該要能體認沒有一個方案是最佳的:每個方案都會有優缺點與長短期效果的矛盾。理性的社會應該要把這些需要取捨的效果攤開討論。討論者需要「理解」各個群體的行為動機與目標,而非將對方斥為投機取巧的小人或是捍衛自身權益的既得利益者。我們需要不走捷徑、夠深度的複雜方案。

波蘭台生事件有可能成為台灣社會沈淪的轉捩點:我們可能走向披著人皮但行「狂人日記」中「人吃人」的階級傾軋社會,等著我們的崩潰終局在歷史上殷鑑不遠;但波蘭台生事件也可能成為台灣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契機:或者我們可能努力走向一個不斷進行理性對話的公民社會,並走出超越重演歷史的未來。

(作者劉正威為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