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3

亞里斯多德會失業

質性研究者往往對「模型」嗤之以鼻或退避三舍。「嗤之以鼻」或許表達對模型過度簡化世界的不滿;「退避三舍」或許表達對模型背後的數學及模擬方法無法理解的恐懼。但更糟糕的可能是「視若無睹」。這三種回應都不利於研究的突破。所有的「模型」都是錯的,但有些很「有用」。我來分享一個如何讓「錯誤」的模型很「有用」的研究。

為什麼社會中存在著那麼多「一窩蜂」的現象?比如說消費市場上葡式蛋塔店的風潮、企業決策的各種「標竿學習」、科技領域的「創新採用」、學術研究領域的「熱門主題」。這些風潮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多研究都都提供了風潮如何擴散的原因。比如說人們有從眾的行為傾向。但很少研究探討為什麼風潮會快速銷聲匿跡。Strang & Macy (2001) 用一個模擬模型提供了一個解釋。

想像一個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中有很多個體。每個個體的績效都決定於兩個因素:選擇的特定行動與運氣。這些個體從過去經驗中學習:過去行動的結果塑造了每個人不同的目標和期望水準。過去表現越好的,對未來期望績效水準也越高。同時,這些個體還會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當個體觀察到附近很多人的表現都比自己的期望水準高的時候,自己會不爽。不爽就會想要模仿高績效個體所選取的特定行動,以期提昇自己的績效。

Strang & Macy (2001) 把這個虛擬世界跑了一百期然後看看結果會發生什麼事。特定行動的採用率竟然出現與真實世界非常相仿的起伏:風潮在虛擬世界中出現了。研究結果指出只有「一點點功用」的特定行動在運氣很重要的時候特別容易擴散。模擬結果的直覺解釋在於當環境「噪音」很多,最好的行動不見得能反映在績效上。反倒是採取「雞肋」般行動的個體更可能因運氣好而獲得高績效。這些「雞肋」般行動甚至可能因為人們盲目的從眾行為而擴散。但是當人們模仿並採取了「雞肋」般的行動後,他們很快就知道這沒有搞頭,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水準,而決定放棄繼續採取「雞肋」般的行動。一個接著一個大夥全部棄雞肋如敝屣。這個模型簡潔的解釋了「風潮」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起伏來源。

這個模型的優點不在於其很高深複雜。其真正的優點有三:第一,模型是被一個真實世界有趣但未被充分解釋的現象所驅動;第二,其假設非常簡單,並有充分的個體基礎證據支持(如心理實驗支持期望水準與群聚效應概念);第三,其利用模擬方法表現了個體互動後所可能導致的結果,這個結果往往超乎個別研究者的分析知能。這三個優點讓這篇文章和其模型足以被稱之為「優雅」(elegant)。

這個例子並可以說明為什麼「錯誤」的模型可能是有用的。他的假設全部是簡潔但錯誤的。績效只被特定行動和運氣所解釋?真實世界哪有這麼簡單?的確,真實世界比模型複雜很多。但複雜的現象背後不見得有複雜的原因,即使我們的本能常驅動我們做如是想。利用簡潔甚至有些錯誤的假設能幫助我們減低自己的偏見。至少這個模型提供了一個「替代解釋」說明風潮的來源。其他類似研究,比如說「質性研究」要解釋風潮現象,不能對Strang & Macy (2001) 的解釋視若無睹。

文章只談模型是作者的錯,不論該模型背後有多高深的數學或模擬技巧。一篇好文章應該呈現雙向漏斗狀。頭尾都要讓各種讀者簡明易瞭。中間可以非常「專業」與「艱澀」。但介紹與結論最好要能讓你老媽聽到都能知道這個研究為什麼有趣、為什麼重要、還有為什麼有點道理。數學、模擬和模型只是工具。反客為主的使用是模型使用者自己的盲點,即使在某些小圈子能被合理化。

但研究者的盲點不只可能發生在使用模型者的身上,質性研究者也可能有類似盲點。當研究者對一種方法有偏見就不去接觸相關研究成果會有很大問題。但這或許無解。當研究者的訓練過程多半強調單一方法的專精與特定文獻的閱讀,結果就是不同社群間無法對話。比如說使用質性研究者讀不懂模型;使用模型者無法理解個案,即使兩邊都在研究一樣的現象。高度的學術分工已經讓學術產出在很多方面無效能。全才如「亞里斯多德」若生在今日大概在學術界會失業吧…

劉正威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

Strang, D. and M.W. Macy,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Fads, Success Stories, and Adaptive Em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 107(1): p. 147-182.

http://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23.html

2009-12-11

學術論文 = 高等筆戰

一篇好的學術論文往往建立在三個要素的綜合:高度原創性、充分的證據與簡明的文筆。其中「高度原創性」往往最虛無飄渺。追求「原創性」也成了讓很多學者日夜難安的緊箍咒。

或許事情沒這麼複雜。把寫學術論文比喻成吵架或筆戰,或許追求「原創性」這件事大家早就懂了。網路筆戰大忌有三,三者皆適用在學術論文寫作上。

網路筆戰大忌之一為亂入跳針。人家已經針對A議題吵了三天三夜,你突然加入說個已經被討論過的或完全與A議題不相干的意見。下場想當然爾是被批的體無完膚。

學術論文也忌諱亂入跳針。眾學者已經針對A議題發了上百篇文章筆戰,你突然加入炒個冷飯或講個大家不關心的議題。下場當然是被退稿。

所以第一個類比告訴我們,「原創性」建立在對現有學術對話(或筆戰吵架)脈絡的充分瞭解與掌握。換言之,要能從亂入的圈外人變成一個一言就能中的的圈內人。

網路筆戰大忌之二為戰意甚弱。一劈頭就開罵對方論點一無是處,對手當然會來看看這種批評來頭為何。人家吵的正如火如荼,四平八穩的論點下場當然是落的吵架雙方都不想理會。

學術論文也忌諱戰意甚弱。人家論文開頭第一句話就綿裡藏針的罵遍同領域所有研究,你還在回顧文獻說大家都幹的好,下場當然是被退稿。

所以第二個類比告訴我們,「原創性」建立在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要罵的吵架雙方都願意停下來聽聽你講什麼。換言之,寫論文要戰意甚強。不寫則已,一寫就不能被忽視。

網路筆戰大忌之三為孤家寡人。你的吵架論點再有道理,一個聲音很快就會被淹沒在大家的口水中。一個有趣的議題大家都有話講,不找同盟的下場當然是落的論點只能孤芳自賞。

學術論文也忌諱孤家寡人。人家學閥家大業大,吵個架一呼百諾。除非你是大衛,否則哥利亞通常都想找和自己同個量級的對手以免自貶身價。搞不清楚自己在人家學閥眼中的微不足道,下場當然是被退稿。

所以第三個類比告訴我們,「原創性」建立在一個時時更新的「筆戰戰況圖」。先在筆戰中選個喜歡的邊站,大量閱讀該派「少數作者」的作品。換言之,要和這些「精銳作者」結為盟友一起進攻哥利亞,革這些學閥的命。

這三個類比可以解釋為什麼行家看新手作品退稿如此之快,比率又如此之高。第一頁的第一段的第一行透露跳針亂入、戰意甚弱、或孤芳自賞,那後面也都不用看了。

其實,學術論文只是一場「高等筆戰」的吵架遊戲。吵的贏別人要下苦工,因為你的吵架對手都是這樣一路吵贏別人爬上來的。瞭解吵架筆戰的精髓,你就更可能寫出有「原創性」的學術論文了。

劉正威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