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2

不用數字的研究

Image of 不用數字的研究

研究是一個瞭解自己信仰的過程。信仰在此不是指宗教信仰,而是對「什麼是真實?」「如何認識真實?」和「人該如何回應真實?」三個問題的信仰。這三個問題彼此相關且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每個人都應該要仔細思考自己的答案是什麼,而回答的過程就是研究 - 一個在不同理性(reason)間對話的過程。對話(dialogue)在希臘文中是兩個字的組合:dia意味between;而logos意味reason。研究的過程中會碰到抱持不同信仰的人們,如何在不同信仰的對話中保持開放寬容的精神,並一起找出更好的論點(a better argument),是身為一個研究者的責任與義務。而本書所強調的辯證邏輯正是對這個對話過程最好的詮釋。

《不用數字的研究》強調的是研究。失去了研究的精神,質性研究非研究,個案研究非研究,發表紀錄再多也非研究;相反的,若瞭解研究的意義並身體力行,「用數字的研究」絲毫不遜於「不用數字的研究」。好研究的真正關鍵不在於「研究」兩字前所添加的五花八門工具,而在於提出了什麼論點 這個論點至少必須是在研究者所身處的社群中一個已完成辯證過程的「合」。歷經這樣的過程需要時間、耐心、和不斷磨練的思考力。換言之,研究工具的選擇並不是好研究的必要條件,經歷辯證過程粹煉的更好論點才是。

研究方法是工具,挑選工具的準則只有適合與否。研究者對某個問題感到有興趣,適合的研究工具選項自然會浮現來幫助研究者回答該研究問題。另一方面,每個工具的學習都需要投注心力。我過去教授統計並運用計量方法從事研究。在能靈活運用一個統計方法(比如說迴歸分析)來解決當時引起我興趣的研究問題前,我歷經大學經濟系四年與企管研究所兩年的訓練;當引起我興趣的問題改變後,相對應的研究工具也因而改變。學習質性研究所需要投注的心力和過去學習量化方法相比,完全沒有比較輕鬆。但質性方法的確適合我現在的研究問題,而我也樂於從頭學習。

我能理解這兩種研究工具學習的差異 - 量化工具的學習過程與成果遠較質性工具明確。學習迴歸分析12小時,絕大多數學員都能使用統計軟體運用迴歸模式來分析資料和解讀報表的含意;但是學習辯證邏輯12小時,或許一個「合」都還想不出來。我進入質性研究領域兩年有餘,至今仍然還在摸索與不停鍛鍊自己的辯證邏輯的階段。這並不代表兩種方法有優劣或深淺之分,而是學習過程本質上有差異。量化工具的學習可以按圖索驥並循序漸進,有努力就有成長,學習過程少有意外;質性工具的學習只能夠回歸思考力的磨練,而且講求頓悟 苦思數月的問題可能在另一個平凡的清晨就突然豁然開朗。我經歷過幾次這樣的頓悟,思考過程折磨又難以捉摸,但豁然開朗那剎那所得到智識上的愉悅,也非過去解讀統計報表所能比擬。

研究工具其實是《不用數字的研究》一書中最枝微末節的議題。研究者都該有針對開頭三個問題的個人答案,而這些答案已充分決定了研究者會感興趣的研究問題範疇以及所適合的研究工具。研究者若選擇避免觸及三個核心問題的反思,而先從研究工具的選擇下手,這只是捨本逐末並註定是徒勞無功的嘗試。深度思考、辯證邏輯和更好的論點不侷限於任何研究信仰,他們是被所有留下軌跡的深刻研究所共享的特質。停止研究工具間的辯論,研究者該回到對話上了。

2007-10-14

萎靡的週五早晨:老闆不在家時的murmur


我不喜歡壓力

我不喜歡升官

我不喜歡責任


可是這些討厭的東西總是一直環繞著我,不請自來.或許從小就喜歡啃骨頭的我,天生註定勞碌命.

努力在英國找工作,可不是因為什麼力爭上游,未來要光榮返鄉隻類的狗屁原因,

我只是想逛街逛的心安一點,想裝扮的像貴婦一樣在外遊蕩,想每個星期去外面吃好料的,

不想像個黃臉婆一樣每天拉長臉在家等劉小威回家,不想劉小威畢業後夫婦倆破產回台灣.


於是我投出第一份正式履歷,在隔天就收到拒絕信.


第一個正式面試就是跟JP Morgan,糊裡糊塗進了最後一關,最後還是沒過.


收到JP Morgan拒絕信隔天和現在的公司面試,心情有如剛失戀就去參加相親一樣.


收到offer的隔天我還有Morgan Stanley的面試,可是我只是想要一份工作,所以我接受了這份offer,把Morgan Stanley的面試丟一邊.


開始工作後我只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情,結果上工後一星期上司說"我一個月後要離職了."還自以為很有自信的跟我說"妳可以接手我的工作,沒問題的!"然後就走了.


一個月後老闆把我找去小房間,問我"公司一切妳都滿意嗎?工作內容有如妳預期嗎?"

我很敷衍的說"有啊有啊,不錯啊"

老闆接著說"是喔,可是我們要加妳薪水耶!"我當場呆住.

老闆小心翼翼的看著我,問到"可以嗎?"我晃神的點點頭.

一直到走出老闆辦公室我都沒有高興的表情,老闆大概納悶"我剛剛講的話,她到底有沒有聽懂啊?"


加薪的快樂只持續1星期(其實只有1天).就像 Hanna吃太好反而會拉肚子一樣,我領了更多薪水卻陷入更大的煎熬:"我是不是太努力了?老闆是不是想省錢把網站的自動定價停掉,然後叫我每天早上自己做?我一定是太拼了


加薪後日子一樣過,雖然覺得自己過的有庸庸碌碌,倒也逆來順受-至少在公司不抱怨,但其實在家裡劉小威聽我靠北聽到耳朵快爛了,每天都得想新招安慰我,比上班的人還累.

六個月後大老闆們大概看出我實在有點無聊,或是覺得我工作負擔太重(我自己是覺得太無聊),決定幫我找個屬下來作我不想做的工作,好讓我多花一點時間在新產品開發跟分析,少花一點時間在跟salesIT的人吵架,或是跟HSBC要黃金白金.


故事還没結束.


正當我興高采烈把所有我厭惡已久的工作移交,以為從此以後海闊天空,我又被找去會議室(我怎麼老是被找去小房間).

主管看起來心情很好,問了問工作進度,新人的學習狀況,最後沒頭沒腦的說:"從此以後妳就是Head of Pricing and Analysis

我當然不當一回事,反正他笑話總是那麼難笑.

難笑歸難笑,他開始向客戶們介紹我是分析部門的頭頭,還叫我趕快把email的簽名檔改成Manager of Pricing and Analysis


要升我官居然没找我商量也沒經過我同意,更不爽的是這次居然没加我的薪水(老闆說:妳以為有一就有二啊?誰不知道妳想拿著今年的bonus跑去BGI!")

於是我不只要做好自己份內工作,還要承擔別人做錯的後果(按!).


很多研究探討為什麼一般企業高階主管都是男性為主.我想我個人的例子可以提出很好的解釋-我沒那麼在乎事業,我也沒那麼積極向上.

不像劉小威為了進自己夢想中的學校可以鍥而不捨,被教授退稿一萬次都不洩氣,繼續改他的作文,不放棄任何與人切磋的機會;我在被退稿前就已經退而求其次,先選簡單的路走.

雖然我繞道而行的策略到目前的結果似乎也不錯,可是我只是個lucky bastard,靜靜享受次級房貸市場出槌,石油黃金等原物料突然變得很熱的成果.

我懶的跟人家爭辯;我不能自信滿滿的跟大家說"現在正是投資玉米的好時機";我討厭出差;我討厭說服客戶-反正也不是我的客戶,是sales的客戶(就是這種要不得的心態!);如果明天劉小威在亞洲找到很好的教職,我後天就收拾辦公桌跟老闆辭職;我只是靜靜的作好我被賦予的工作,不給人家添麻煩.


因為女人有退路.


常常和女性朋友聊天時都有種共同的感觸:在學的時候我們野心勃勃,矢志要擺脫男人的束縛,擁有自己的事業,奉慾望城市為寶典.

工作一年後我們只想退休嫁人,真的沒事做的話寧可生個孩子也不想給老闆虐待,至少被惹毛的時候你可以揍自己小孩但是你不能尻老闆的頭.

事業?ㄘㄟ!什麼女人要自強,為了世俗眼光而逼自己在職場裡頭破血流才是失去自我.

套一句陳菱芷老師的話"女人,根本不該出來工作的.女人,繼該待在家裡煮飯帶小孩,隨便做做."

諷刺的是她本人不只是補習班名師,據說還是某大銀行的中階以上主管.


我中學的時候突然有一陣子流行"女性上成功嶺",這些女兵振振有詞的宣布"我上成功嶺是為了兩性平等!"

(講"中學"而不講高中或國中是為了讓自己的年紀有點朦朧美)

我不屑地著看著這些"成功嶺之花"發表兩性平等的言論.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很挫我長大以後真的要被抓去當兵,

二方面我覺得自己都比她們正(哈!),

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為什麼女性去當兵干"兩性平等"什麼事.

男人要當兵,女人要生小孩,在我眼裡是再公平不過的事,而且女人可能還有點吃虧;

沒有意外的話男人一生只需要當一次兵,但是很多情況下女人可能要生兩個以上的小孩.

兵役越來越短,我可沒見懷胎10月短少過,

唯一我同意不公平的只有女人生小孩後胸部會變大兩個cup(真讓人心動,呵呵!),但這可是兩性都受益的福音.


在我看來,兩性只是不相等.


這年代生活越來越不容易, 在扮好自己性別角色的同時,還要扮演異姓的角色.

女人要上班養家,男人也要煮飯作家事,我甚至覺得現代男人比女人還辛苦.

女人上班不過是穿著裙子去公司晃一晃,跟同事喝茶講八卦然後等著生小孩放產假,

男人工作(還不能賺太少)之餘還要煮飯作家事,還要幽默浪漫懂情趣,要有個性又要溫柔,我身邊的例子裡,大部分的男人廚藝還比女人還好(對不起,劉小威!).


我好高興,我這輩子是女人,下輩子也要當女的.

還有,我希望下輩子壓力跟責任不要再找上我,我只想當個平凡的OL ,每天5點下班還可以每星期作臉兩次,50歲還可以很正.

然後,可以跟這輩子一樣不用煮飯,領不錯的薪水.


下輩子吧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