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5

行為經濟學 vs. 傳統經濟學

傳統經濟學往往提出規範性的論述:一個理性人該怎麼決策和投資。
行為經濟學往往提出描述性的論述:正常人實際上怎麼決策和投資。

前者的問題在於,他們往往過度重視模型的簡潔和數學的優美,而將後者的發現歸納為可忽視的反例,並試圖用更複雜的模型囊括這些反例。

後者的問題在於,他們往往只能提出人們的判斷與決策如何偏離「完美理性」,卻至今無法提出一個可以替代「完美理性」的決策準則。

簡言之,學術領域上,論述有「正」、「反」,卻尚未有能服眾的「合」。

但實際運用上,已經有不少文獻試圖從傳統與行為經濟學的差異找出行為與政策意涵。比如說:
Ariely, D. (2008).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HarperCollins London.

Thaler, R. H., & Sunstein, C. R. (2008).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他們的論點出發於當人們的決策與判斷會有系統的(甚至可預測的)導致不希冀的結果時,政策制訂者就可以根據行為科學的發現來「輕推」人們的判斷傾向,讓人們更有可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比方說,假設醫生很篤定一個特定手術對病人甲是好的。醫生有兩種可能的說明方式:a)手術有5%的致命率;b)手術有95%的存活率。

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理性人不該對a)
和b)有任何偏好差異。但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人們聽到a)就退避三舍(因為聯想到「死亡」這件事的後果會讓人們誇大這件事發生的機率)。而實證資料又顯示,醫生往往會選擇a)的說明方式。

這三者就構成「輕推」的條件。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我們應該教育醫生一些行為科學的研究發現,讓他們知道不同的表達方式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據此「輕推」病人,並讓病人得到更好的醫療結果。

當然,事情沒這個簡單。「輕推」要有效,前提是醫生真的很篤定手術結果是有益於病人的;再者,醫療過失的責任承擔也往往會將事情複雜化。

2011-01-04

第二專長

唸過博士的過來人常說念博士是培養第二專長的好時機
本來我還沒有太相信這個說法
但轉念一想 我還真的培養了不少「第二專長」…
候選者有三

第一候選人士我的烹飪技術
來英國前我可是從來不進廚房的
但現在老婆隨便點菜
我總也能搞個有模有樣的菜出來 (感謝Google大神)

第二候選人是我的酒量
話說回來 我博士班同學愛喝酒的真不少
大概都是因為壓力太大了
我這三年獎喝的也不少
從紅白酒到威士忌 無所不沾
每天工作到傍晚老婆要回家前
總是想來杯烈酒
為今天工作的不順利消愁 (恩 每天都蠻不順利的…)

第三候選人是我的小遊戲破關能力
寫博士論文之餘
總是想要找些東西消遣一下
不小心一整個半天都消磨在破小遊戲的關卡上
然後晚上在非常沮喪的藉酒澆愁 (阿 原來第二旱地三候選人有相關性!)
但這個能力也慢慢被培養起來說~
現在去朋友家玩小遊戲
我可是打遍無敵手…
這也帶來小小的成就感說(和回神後無比的失落…哈)!

到今天我還都在不斷的培養這三個候選專長呢!
那個會勝出成為第二專長呢?
請拭目以待!

2011-01-02

無標題

嗯…這篇文章就是無標題。

突然覺得自己該開始寫點東西。很久沒有隨手寫下些文字的慾望。這對一個學術工作者來說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根據我老婆的定義,學者就是不停參加作文比賽和演講比賽,用大家不懂的方法講一些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的無聊份子…)。既然博士都拿到了,好像也該認命點開始多寫點東西…

但突然發現自己的blog上有個有趣的統計數字。念博士的3.5年中的blog文章發表數目如下:
2010:1
2009:5
2008:7
2007:9
原來一切都是念博士的錯!現在該來改正這個錯誤了!2011年第一PO!
(有好多想講,但要不知道要講什麼…博士症候群症狀果然很嚴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