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innovation)來自於創意(creativity)。創意指的是新的想法,這個想法多半和原有的想法或是作法有差異(deviation)。但差異不見得是好事,事實上大部分的創意都以失敗作結,只有少部分的創意可以變成創新(March, 2006)。創新在此指的是一個新想法在商品或是服務上的具體化,且該具體化能得到顯著的經濟報償。創意要能成為創新的關鍵在於創意發想者如何向其他人說明他所提出的「差異」是有道理的。創意發展成創新的過程可以被視為一個創意發想者和現有體制溝通、談判、和正當化的過程(A. B. Hargadon & Y. Douglas, 2001)。於是創意發想者說服其他人其創意價值的能力,在創意是否能成為創新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潛力的創意可能因為溝通不良而失敗,而不是創意本身不具備成為有意義的創新的潛力。
由創意成為創新的溝通過程不見得要創意發想者自己進行。Hargadon & Sutton (1997)利用一家知名產品設計公司IDEO做為例子,說明該公司如何協助發展其客戶的創意成為創新。藉由該公司在產業中的中樞地位(broker),它累積了眾多轉創意為創新的經驗。這個經驗幫助該公司能更有效率的判斷某類型的「差異」究竟需有何種說服方式。換言之,這樣的鍛鍊累積讓該公司擁有一個在創意發想者層次所不能具備的「語言溝通能力」。該公司不只可以較準確的將具潛力的創意翻譯成大多數人能瞭解且認同的創新,更可以協助創意發想者調整其創意,讓本來稍遜色的創意更有機會變成創新。
但Hargadon & Sutton (1997)及Hargadon & Douglas (2001)的討論將創意侷限在局部的創意(creativity in local)。局部的創意強調的是模仿(imitation)和重新組合(recombination):將已有的創意及創新加以整理並推出一個差異程度有限的創意。這個有限度的創意成為創新的可能較大,因為大多數人已經對這個有限度創意中所包含的概念及語言有相當程度認識。
和局部創意相對的是全然的創新(creativity in global)。全然創新強調想像力(imagination)和親身接觸(direct experience)。但親身接觸往往較想像力更重要。就像Abbott Flatlander的寓言中所述,你要怎麼說服一個flatlander「高度」的存在?帶他去體驗是最好的方法!”Feeling is believing.” 不幸的是,願意體驗新事物的人往往是少數。Abbott寓言的結尾是體驗過三度空間的flatlander興沖沖的回到Flatland試圖向他的同胞們說明真的存在,由於缺少任何可以描述三度空間的語言,這個可憐的flatlander被他的同胞以精神失常為由判決終身監禁。這個寓言說明了在創意與創新研究中,我們迫切需要研究的或許是能夠傳達想像力的語言 – 一個能夠說明和現有事物有質性差異的想法的溝通能力。
我們對能夠翻譯局部創意為創新的語言已經有相當瞭解。但我們對於能夠翻譯全然創意為創新的語言還瞭解甚少。當然,這樣的語言或許根本不存在。這樣的總體創意唯有透過親身體驗才能夠瞭解,他已經超過了一般人想像力的極限。但還有一個可能 - 人們能夠體驗想像力帶來的美感(beauty):眾多文學家、美術家和音樂家已經以他們的作品證明了這點。在這樣的觀點下,創新設計仍是一個溝通的過程:溝通創意中有意義的差異、溝通創意中蘊含的想像力、還有溝通創意中的美感。
References
Abbott, E. (1884). 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 London: Seely & Co.
Adner, R., & Levinthal, D. A. (2008). Doing verse seeing: Acts of exploitation and observations of expl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 43-52.
Hargadon, A., & Douglas, Y. (2001). When Innovations Meet Institutions: Edison and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ic Ligh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6(3), 476-501.
Hargadon, A., & Sutton, R. I. (1997). Technology Brokering and Innovation in a Product Development Fi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4), 716-749.
Hargadon, A. B., & Douglas, Y. (2001). When Innovations Meet Institutions: Edison and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ic Ligh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6(3), 476-501.
March, J. G. (2006). Rationality, foolishness, and adaptive intellig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7(3), 201-214.
作者:劉正威
Judge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